版權所有:深圳市深家網絡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粵ICP備11103067號-8
技術支持:深度網
2021年,保潔員、家政服務員,入選了中國“最缺工”職業前十。在經濟結構調整,經濟增速減緩的情況下,家政服務業依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。2020年,我國家政服務市場規模達到了8732億元,并且每年以20%的速度增長;家政服務企業超過150萬家,帶動就業超過3000萬人,占全國就業總量的4%??梢哉f,家政行業正處于發展的藍海階段。但家政行業供不應求的矛盾依舊嚴重。
深圳市家庭服務業發展協會會長孫景濤表示,家政行業門檻還是很低的,家政人才緊缺。不僅缺一線的家政服務員,更缺少專業的經營管理人員。國內老齡化人口日益突出,隨著三孩政策的開放,養老照護、母嬰護理類等的需求進一步提升。另一方面,家政服務的從業人員年紀偏大,高學歷者從事家政服務的意愿偏低,從而加劇供需矛盾。因此,行業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家政行業中。
一方面是家政行業急需新鮮血液的加入,一方面是用戶要求不斷提高,促使家政從業人員意識自身能力的不足,通過專業培訓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,以適應市場需求。從事月嫂工作多年的李阿姨,以前的工作是照顧產婦和寶寶為主,隨著服務對象轉向為80后,90后,工作內容對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于是她選擇再培訓,學習更多家庭護理技能。
結業后,李阿姨選擇了育嬰師崗位,她告訴記者自己最開始是學育嬰師培訓,然后又學了催乳師,最后把產后康復師和小兒推拿師也學了。服務客戶的時候,不僅能為客戶提供產后經絡調理,還能利用急救知識應對變化,還有小兒推拿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,這些技能都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學習的。
家政技能培訓不僅讓李阿姨這樣的從業人員受益,也助力了家政行業走向專業化、細致化和品牌化的道路。據了解,目前家政從業人員存在技能單一、素質不一等問題,要改變這一現狀,除了需要家政公司為員工提供技能培訓,也需要家政從業人員主動學習提升工作能力。然而,成為一名專業育嬰師不容易,還要經過培訓、實操和考核三個階段。
記者在深家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看到,學員要成為育嬰師要經過三個培訓階段,最基礎的就是月嫂課程培訓,接下來才是育嬰師培訓,還有催乳師培訓等,這些都是最基礎的三個培訓。深家職業的育嬰培訓師告訴記者,家政服務員在育嬰師這方面做得不錯,她們才會有考核晉級的機會,經過考核后才能進入初級月嫂階段。
記者進一步了解到,如今,家政服務行業衍生了一批更加細分的崗位,如垃圾代收員、收納整理師等。隨著大型家政企業的進場,家政行業也在強化品牌化效應,通過連鎖式發展,并購整合,擴大規模,完善服務,扭轉目前“小散亂”的行業格局。